內文試閱

前言

  關於「放棄」這個詞,各位有什麼印象呢?

 

  「放棄成為運動選手。」

  「放棄進一流大學。」

  「放棄夢想。」

 

  全部都是消極而負面的意象。

  翻開辭典,可以看到「放棄」一條寫著這樣的解釋:「因為看不到前景,覺得沒辦法而斷念。」然而,「放棄」(諦める)還有另一層意義,這是我和某位寺院住持的對談中得知的。

  日語中「諦める」(放棄,AKIRAMERU)這個詞彙的語源,來自同音的「明らめる」(清楚、明白)。

  在佛教當中,它的意思是窮究真理與道理之後的明白之心,這毋寧是帶有正面意義的詞彙。

  那麼,再查看漢和辭典中「諦」這個字,在「死心」、「斷念」的解釋之前,上面記載的意思是「明白」、「清楚」等意思。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詞轉變為負面的意思,我不知道。不過我想如果大家可以先理解「放棄」這個詞絕非只有消極的意思,那就夠了。

  除此之外,在漢和辭典中,「諦」還有「領悟」的意思。

  藉由理解詞彙的原意,重新檢視「放棄」這個詞之後,不同的意象是否就會在我們的腦海中浮現呢?

  「明白理解自己的天分、能力與自身的處境,領悟到現在這個瞬間自我的樣子。」

  那麼放棄這件事就不是「結束」或「逃避」。希望讀者們可以先把這一點放在心上,再繼續往下讀這本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