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覺得用放手的東西多寡來衡量成功,或許還比較好。而且,該放棄些什麼,需要某種程度的經驗累積才行。
聽起來可能像是悖論,不過一個人的生命主軸,是過盡千帆之後才形成的。如果是在以前,隨著年齡增長,主軸也會跟著一起確立,時間上是一致的。但是當今的社會中,我們接收的資訊量過大,在還沒有確立主軸的階段就突然看到了多樣的選項。
對年輕的父母而言,小孩子的可能性想必是無限寬廣的。
「這小孩說不定以後會當音樂家。」
「很會讀書,說不定可以當學者。」
「說不定可以拿金牌。」
作夢雖然是個人自由,但是這些想法實現的可能性卻很低。在小孩自己都還沒有表達意願的階段,就讓他們朝著不太可能實現的夢想努力,我覺得這是相當辛苦的人生起跑點。
北野武先生在某次訪談中講到一件事。
小時候,武先生每次說到想要當什麼的時候,他的母親就會這樣說:
「你笨蛋啊,你哪裡當得了啊!」
武先生不說:「我媽媽講話很過分吧!」而是說:「也有過那樣溫柔的年代啊。」
什麼人都當得了,如果把這種無限的可能性當作前提,那麼能否實現這種可能性,就看本人(或者是家長)的努力了。但是如果把「你當不了那種人」作為前提,假使你真的什麼人也當不了,也不會受到責備。出人頭地了,人家則會稱讚你:「了不起,做得好啊。」這或許就是武先生所說的「溫柔」的地方吧。
在我打算做什麼新工作的時候,我的母親總是會說──現在也常常這麼說:
「從廣島的鄉下到東京那樣的中心去發展,真是不簡單啊。」
這句話伴我走過競技生涯,就算到現在,也讓我過得相當輕鬆自在。因為我覺得期望愈低,愈是能自由地嘗試挑戰。
「什麼人都當得成」、「什麼事都辦得到」,那樣的想法給我很大的壓迫感。
真要說,照理沒有人可以什麼人都當得成才對;然而,不管是誰,我們最終也都成為某個人了。如果從「什麼人都當得成」的想法出發,感覺好像我們非得出人頭地不可。那樣一來,我們就會變得無法好好地認同自己,那個其實已經成為「某個人」的自己。
話雖如此,我並不覺得這是「因為你是獨一無二的」。
不把自己跟別人比較而說「獨一無二」,只是自我滿足而已。畢竟,自己的特徵是什麼?如果不跟別人比較,不會知道。我們要先看清「自己的能耐就是如此」,這樣就能擺脫「什麼人都當得成」的想法。接下來,才有辦法踏出「成為某個人」的第一步吧。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