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關於「放棄」這個詞,各位有什麼印象呢?
「放棄成為運動選手。」
「放棄進一流大學。」
「放棄夢想。」
全部都是消極而負面的意象。
翻開辭典,可以看到「放棄」一條寫著這樣的解釋:「因為看不到前景,覺得沒辦法而斷念。」然而,「放棄」(諦める)還有另一層意義,這是我和某位寺院住持的對談中得知的。
日語中「諦める」(放棄,AKIRAMERU)這個詞彙的語源,來自同音的「明らめる」(清楚、明白)。
在佛教當中,它的意思是窮究真理與道理之後的明白之心,這毋寧是帶有正面意義的詞彙。
那麼,再查看漢和辭典中「諦」這個字,在「死心」、「斷念」的解釋之前,上面記載的意思是「明白」、「清楚」等意思。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詞轉變為負面的意思,我不知道。不過我想如果大家可以先理解「放棄」這個詞絕非只有消極的意思,那就夠了。
除此之外,在漢和辭典中,「諦」還有「領悟」的意思。
藉由理解詞彙的原意,重新檢視「放棄」這個詞之後,不同的意象是否就會在我們的腦海中浮現呢?
「明白理解自己的天分、能力與自身的處境,領悟到現在這個瞬間自我的樣子。」
那麼放棄這件事就不是「結束」或「逃避」。希望讀者們可以先把這一點放在心上,再繼續往下讀這本書。
「好不容易走到這個地步了」的束縛
經濟學上有所謂「沉沒成本(sunk cost)」的概念。
沉沒成本,指的是過去所投下的資金當中,無論如何也無法回收的部分。我們花了一千八百日圓進電影院看某部電影,結果兩個小時的電影只看了三十分鐘,就覺得無聊難耐。可是既然已經入場開始觀賞,付出的一千八百圓也就拿不回來了,這個就是沉沒成本。
那麼剩下的一個半小時,你會怎麼做呢?
很多人往往只因為「畢竟已經付了一千八」這樣的理由,就選擇把電影看完。只是,繼續看一部無聊的電影,損失的不只是一千八百圓的沉沒成本,甚至浪費了接下來的一個半小時。如果你選擇走出電影院,說不定還能有效地利用這一個半小時。經濟學上的鐵則是,在決定日後的投資時,絕對不要再去考慮沉沒成本的部分。
日本人有一種很強的傾向,容易被「好不容易走到這個地步了」的想法所束縛。
珍惜過去所累積起來的,這聽起來很好,但是我覺得實際上卻只是被過去拖住而已。包含經濟活動在內,日本人並不善於放下沉沒成本,我們習慣覺得不應該不考慮沉沒成本,這樣才能繼續走下去。
當我們決定是否要放棄某件事的時候,思考的邏輯大致有兩種模式。
「再一下就會成功,所以不要放棄,繼續努力。」
「好不容易走到這個地步了,所以不要放棄,繼續努力。」
前者看的是「未來」,覺得眼前有成功的機會。後者則是看著「過去」,覺得已經做這麼多了。即使同樣做出「放棄」的決定,因為兩者背後的邏輯不同,想必會導致不同的結果。
連繫著未來的是「希望」,但是很多人把這個「希望」和「願望」混淆了。
「雖然隱約感覺到成功的機率很低,但是說不定還是會成功,所以就不要放棄,繼續努力吧。更何況都已經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了。」
把願望當成希望,出於這種錯覺而一直拖延下去的人,很容易就錯過放手的時機,因為願望扭曲了他們對成功機率的判斷。
有些人基於主觀願望,會用各種理由,把只有百分之一的成功機率,膨脹到百分之十。這背後隱含著一種想法,覺得「我可是不一樣的」,就像媽媽在強調「我們家的小孩可不一樣」那種感覺。
有時候我會有參加高中生頂尖運動員集訓的機會,在這種大概一百人左右的場合,集合了這個世代的頂尖選手。然而,這當中能在奧運會中出賽的,差不多就只有一個人。儘管如此,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參加者,大家都覺得自己就是那一個人,並且深信不疑。
在十多歲的年紀會這麼想是很自然的事,這也是健全的想法。
只不過,競技生涯持續一段時間之後,到了某個階段,就會進入另一個時期,領悟到自己無法成為「百中選一」的那個人。這個時候我們就必須冷靜地判斷,成為「百中選一」的那個人,對自己而言是在希望的範圍之內,或者終究只會流於願望而已。一旦你沒把握那個時機,你就會執著於「只要不放棄,就還有可能性」這樣的說法,把百人搶一的那個位子當作目標,繼續著有失考慮的人生。
至於什麼時間點該踩剎車呢,其實沒有一個明確的瞬間。真要說的話,可能還是只能依靠「體感值」吧。
當我們開始著手一件事情時,我們感覺成功的機率是百分之百,或者至少覺得勢在必得。但是漸漸地,機率會開始往百分之九十九、九十八下降。
面對這種情況,我們究竟要在百分之幾的時候踩剎車,恐怕也只能憑自己的感覺了。為了掌握這種感覺,我們平時就應該養成習慣,讓自己可以客觀地判斷希望與願望的差別。
例如我在小學教賽跑的時候,我會讓小孩試著跳跳跨欄。這麼做的目的有兩個,一個是在賽跑時加上跨欄,多了一項障礙物,可以讓他們在跑步時產生一種節奏感。另外,則是讓他們透過身體察覺到自己可以跳的高度有多高。
藉由全力跳越跨欄,小孩會發現自己可以跳得比想像中還要高,當然也會明白有些高度是自己目前無法達到的。唯有全力以赴,人們才會知道自己的極限。如果只是漫不經心地跳,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究竟能跳多高。所以我都會跟孩子說,要盡全力去跳。
面對著不確定能否跳越的高度,當然會有被絆倒的時候,這時候我們就會明白自己的極限了。開始明白自己能跳多高、多遠,這是一件重要的事。某項目標我能達成,某件工作我能在期限內完成,人們始終是不斷地衡量著自己的能力範圍與外在的環境,然後幾乎無意識地判斷自己「辦得到嗎?」
缺乏全力以赴經驗的人,也就缺乏「自己能力範圍」的體感值。他們往往會設定過高的目標,最後喪失信心,或是一味地降低標準,而無法讓自己成長。
因為害怕跌倒和失敗而不願意全力以赴的人,容易欠缺對於自己能力範圍的認知,我覺得這才是人生最大的風險。
「你笨蛋啊,你哪裡當得了啊!」
我覺得用放手的東西多寡來衡量成功,或許還比較好。而且,該放棄些什麼,需要某種程度的經驗累積才行。
聽起來可能像是悖論,不過一個人的生命主軸,是過盡千帆之後才形成的。如果是在以前,隨著年齡增長,主軸也會跟著一起確立,時間上是一致的。但是當今的社會中,我們接收的資訊量過大,在還沒有確立主軸的階段就突然看到了多樣的選項。
對年輕的父母而言,小孩子的可能性想必是無限寬廣的。
「這小孩說不定以後會當音樂家。」
「很會讀書,說不定可以當學者。」
「說不定可以拿金牌。」
作夢雖然是個人自由,但是這些想法實現的可能性卻很低。在小孩自己都還沒有表達意願的階段,就讓他們朝著不太可能實現的夢想努力,我覺得這是相當辛苦的人生起跑點。
北野武先生在某次訪談中講到一件事。
小時候,武先生每次說到想要當什麼的時候,他的母親就會這樣說:
「你笨蛋啊,你哪裡當得了啊!」
武先生不說:「我媽媽講話很過分吧!」而是說:「也有過那樣溫柔的年代啊。」
什麼人都當得了,如果把這種無限的可能性當作前提,那麼能否實現這種可能性,就看本人(或者是家長)的努力了。但是如果把「你當不了那種人」作為前提,假使你真的什麼人也當不了,也不會受到責備。出人頭地了,人家則會稱讚你:「了不起,做得好啊。」這或許就是武先生所說的「溫柔」的地方吧。
在我打算做什麼新工作的時候,我的母親總是會說──現在也常常這麼說:
「從廣島的鄉下到東京那樣的中心去發展,真是不簡單啊。」
這句話伴我走過競技生涯,就算到現在,也讓我過得相當輕鬆自在。因為我覺得期望愈低,愈是能自由地嘗試挑戰。
「什麼人都當得成」、「什麼事都辦得到」,那樣的想法給我很大的壓迫感。
真要說,照理沒有人可以什麼人都當得成才對;然而,不管是誰,我們最終也都成為某個人了。如果從「什麼人都當得成」的想法出發,感覺好像我們非得出人頭地不可。那樣一來,我們就會變得無法好好地認同自己,那個其實已經成為「某個人」的自己。
話雖如此,我並不覺得這是「因為你是獨一無二的」。
不把自己跟別人比較而說「獨一無二」,只是自我滿足而已。畢竟,自己的特徵是什麼?如果不跟別人比較,不會知道。我們要先看清「自己的能耐就是如此」,這樣就能擺脫「什麼人都當得成」的想法。接下來,才有辦法踏出「成為某個人」的第一步吧。